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四川雅安生態環境良好,適宜茶葉生長,茶產業市場前景廣闊。”日前,在四川省雅安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雅安藏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表示,茶產業是雅安市現代農業的牽引性產業,更是雅安市茶區群眾的富民產業。
大會現場 楊鴻春 攝
近年來,雅安市圍繞“雅安藏茶”這一區域品牌,強力實施生態茶園提升、科技人才支撐、龍頭企業帶動、知名品牌引領、市場渠道拓展、茶旅融合升級“六大工程”,有效夯實了產業基礎,帶動了三產融合,助推農民增收和企業增效,讓“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
“雅安市將茶產業作為牽引性產業和富民產業,全面提升產業水平。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將雅安藏茶納入名優綠茶為主,工夫紅茶、茉莉花茶和藏茶為輔的精制川茶‘一主三輔’產業發展布局,從省級層面給予大力扶持。這一戰略布局的實施,為雅安藏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于冀川表示。
雨城區作為雅安市的茶葉主產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與綠色發展同條共貫,以建設有機茶規范種植基地為核心。雨城區通過開展茶樹品種改良、實施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建設項目等措施,提升了茶園管理水平。同時,雨城區整合資金搭建“互聯網+農業”智慧平臺,實現茶園管理標準化、智能化、規范化、機械化。
雨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建偉介紹,雨城區現有茶園30萬畝,其中投產茶園28.7萬畝。通過標準化管理和質量提升,已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18.7萬畝、標準化機采茶葉基地12萬畝,茶樹良種化率超過90%。雨城區共有69個茶葉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13個茶葉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獲得“雅安藏茶”“雅安南路邊茶”2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連片茶園 雨城融媒?攝
在拓寬茶農收入渠道方面,雨城區開展供銷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合社“三社融合”試點工作,建立“收益分紅+股權分紅+盈余分紅”的合作社“三項分紅”機制。通過實施“龍頭企業+基層供銷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合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實現茶農收入渠道多元化。
“在提升‘精制茶’生產加工水平方面,雅安市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立多個茶葉研究機構,強化新產品開發。除傳統產品外,雅安市還推出藏茶濃縮液、袋泡藏茶、再加工藏茶、藏茶粉等多種產品。這些創新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產品類型,也為雅安藏茶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陳建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