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宋迎迎 通訊員 李柯
“出門趕山嘍!”5月12日一大早,家住青島膠州市膠萊街道西北莊村的劉鑫善早早出了門,奔赴一年一度的麒麟山會。
麒麟山會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貞觀年間。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當地的老百姓會到膠萊街道北王珠村趕集,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將之稱為“趕山”。
身著唐服的小朋友在麒麟山會上嬉戲。
集市常有,但麒麟山會每年就一場。為了突出這一民俗特色,膠州市膠萊街道將唐朝民俗活動搬到了山會上。在“夢回大唐”體驗互動區,市民游客熙熙攘攘,一個個身著唐服的小朋友,或投壺、或在團扇上畫畫、或給麒麟石膏娃娃上色……玩得不亦樂乎。
“尋常的集市,大家逛逛買買就離開了。為了把人留住,我們就在吃喝玩樂上下功夫。”膠州市膠萊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徐永芳說。
身著唐服的小朋友在麒麟山會上拍照留念。
在一處新搭建的舞臺前,里三層外三層站滿了圍觀群眾,原來是2024年膠萊麒麟山會暨膠州市夏季黃河大集啟動儀式正在這里舉行。隨著激昂的鼓點響起,開場鼓舞《中國龍》瞬間把現場的氣氛帶動起來,觀眾紛紛鼓掌叫好。
“現在‘趕山’內容太豐富了,有文藝節目,有民俗體驗,有美食區域,還有‘以書換蔬’公益活動,來了根本不想走。”劉鑫善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文化體驗型鄉村旅游的興起,膠州市不斷探索鄉村旅游新模式。膠州市將鄉村旅游與音樂表演、地方戲曲等融合,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也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讓傳統集市煥發了新活力。
膠州市膠萊街道黨工委書記劉井哲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探索‘山會+文旅’‘山會+產業’等路徑,通過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受訪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