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劉垠
企業出資用于特定基礎研究的支出,允許按100%在稅前加計扣除;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的收入,享受包括增值稅減免和所得稅減免的稅收優惠……
近日,財政部會同科技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系統梳理現行支持科技創新的主要稅費政策,編寫了《我國支持科技創新主要稅費優惠政策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財政部、科技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共同研究,把現行主要科技創新稅費優惠政策匯總成冊,就是要為各類創新主體查詢、了解、享受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務’,更加有力地推動支持科技創新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地?!?月18日,科技部相關司局副司長侯瓊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魏世杰認為,《指引》將政策語言轉化為容易理解的操作指引,有助于提高優惠政策知曉度,解決財務人員和納稅人反映的“政策復雜、難理解”等問題。
“三大目標”服務創新主體需求
隨著一系列針對性強的稅費減免政策出臺實施,我國正逐步形成涵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多種類、全流程科技創新稅費優惠政策體系,為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與科技自立自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怎樣讓創新主體懂政策、會申報、享紅利?《指引》編寫團隊聚焦共性需求,設立了“三大目標”:一是“全面知悉”,系統梳理現行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法規、相關稅收征管規定和行業管理辦法后,匯總為50多項政策點;二是“便捷查詢”,按照創業投資、研究與試驗開發、成果轉化、重點產業發展等科技創新活動環節,將政策分類編排,并制作稅費優惠政策查詢表,方便各類創新主體從自身身份類型、創新活動環節、稅費種類等多個維度對照查詢;三是“準確適用”,《指引》詳細列出每項優惠的政策類型、涉及稅種、優惠內容、享受主體、申請條件、申報時點、申報方式、辦理材料、政策依據等,使創新主體更加便利地享受政策紅利。
“《指引》從創新主體、科技創新行為以及稅種三個維度進行梳理,使得散落在各項政策法規中的科技創新稅費優惠政策更加系統,對財務人員就像工具書。納稅人也能更便捷地了解到可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蔽菏澜芤浴把芯颗c試驗開發稅費優惠”為例介紹說,《指引》列出5類稅種優惠,從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到增值稅、進口稅,乃至房產稅等,納稅人可以很清楚地判斷自己適合哪些優惠,真正做到一目了然。
“雙向發力”打通基礎研究鏈條
近年來,我國不斷提高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力度,相關政策“含金量”十足。其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就是一項重要舉措。
在魏世杰看來,進一步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對于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很有實際意義。特別是已盈利的企業,更高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直接體現為應納稅款的減少,對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激勵比較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在普惠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基礎上,我國還出臺了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出資給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高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學基金用于基礎研究的支出,允許按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對科研機構、高校接收的基礎研究資金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這項政策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協同配合,從出資方和接收方兩端‘雙向發力’,打通了企業、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基礎研究的鏈條,有利于促進形成產學研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侯瓊華說。
針對備受關注的科技成果轉化問題,《指引》在第四部分集中介紹了創新主體在成果轉化環節可享受的多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以及專利收費減免,申請費、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費、年費和復審費減免政策等。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薛薇介紹說,我國在成果轉化方面出臺了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對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都適用的技術轉讓所得稅減免優惠,“四技”(即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技術入股遞延納稅等。此外,還有專門鼓勵高校與科研機構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對科研人員的現金獎勵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股權獎勵遞延至轉讓環節征收個人所得稅。
薛薇還提到,除了政府部門加強宣傳指導、提升服務水平之外,企業也需不斷提升研發管理水平。規范的研發管理,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費優惠政策適用的基礎和前提。
“下一步,科技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的定位要求,強化政策統籌和政策服務?!焙瞽側A表示,科技部將加大宣傳解讀力度,如借助全國科技活動周等大型活動進一步宣傳推介,并認真研究、及時回應創新主體的期盼,推動相關稅費優惠政策落實機制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