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宋迎迎
6月19日,青島市嶗山區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會上發布了《嶗山區實施“繁星計劃”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和“繁星計劃”十二條政策措施。
《方案》圍繞校地融合、賦能產業、優化生態、塑強優勢等4個方面,提出16條重點任務,并圍繞成果落地轉化、人才創新創業、創新平臺建設、校企產學研合作、技術卡點攻關等方面,形成了“繁星計劃”12條政策措施,旨在通過政校企多方發力,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青島市嶗山區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2023年,該區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為4.32%、技術合同成交額占GDP比重達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6.7%、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80件,各項指標均居青島市首位。
會議現場揭牌成立了嶗山區科技成果轉化聯盟,目前聯盟已吸納各類成員100余家,涵蓋了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和企業等。
中國海洋大學當選為嶗山區科技成果轉化聯盟首任理事長單位。該校科技處副處長宋欣表示,希望借助這一平臺,以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方向,在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大膽探索,與成員單位圍繞駐區企業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會議現場對嶗山區十大科技創新平臺、十強科技創新企業、首批10家“繁星企業”、首批“繁星人才”進行了表彰。
“下一步,我們將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著力點和突破口,聚力實施‘繁星計劃’三年行動,加強創新要素保障。”青島市嶗山區科技局局長薄偉表示,該區將進一步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釋放高校院所創新動能,激勵科技人才創新創造。
(青島市嶗山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