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符曉波
7月4日,廈門市發改委召開發布會,宣布實施《廈門市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力爭在三年內形成一批示范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標桿性范例,加快將廈門建設成為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廈門新型儲能產業年均增速超20%,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的發展目標。
廈門市發改委副主任李曉燕介紹,《行動計劃》是在深入企業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情況下制定的,從總體要求、發展領域、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四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引導產業有序布局發展,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立足區域資源特色和產業優勢,《行動計劃》將發展電化學儲能、氫儲能、新型電力系統和多元布局新型儲能技術4個領域列為重點發展方向,提出實施儲能技術源頭突破、儲能成果中試孵化、儲能應用場景示范、儲能市場開拓服務、儲能企業培育壯大、儲能產品品牌塑造6大行動,具體開展16項建設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與《行動計劃》同期發布的,還有一批涵蓋城市、園區、基礎設施領域的機會清單和重點項目,旨在以項目建設引技術、促產業,帶動企業聚集,形成示范效應。
近年來,廈門市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新能源產業,已形成以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為主體,上游材料和核心零組件,下游車聯網和充換電等為配套的新能源產業集群。2023年,廈門將新型儲能作為重點發展的五大未來風口產業之一,提出將廈門打造成“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