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柴王寧 吳璽
甘肅靜寧是古絲綢之路東段中線上的重鎮,是人文始祖伏羲誕生地。作為農業大縣,靜寧是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尤其是靜寧蘋果聲名遠播,品牌價值已高達170.09億元。近幾年,靠著近百萬畝蘋果園,靜寧的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一顆小小的蘋果,為何能帶來如此頗豐的效益?今天,我們走進甘肅靜寧,探尋“紅”蘋果背后的發展密碼。
靜寧蘋果為什么這么“紅”?靜寧縣果業技術人員溫有福說,靜寧蘋果不僅得益于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還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蘋果的品質。比如,依靠科技創新進行品種更新、肥水高效利用、病蟲害綠色防控、防災減災等,做到了規模擴張和提質增效齊頭并進。正是因為對品質的執著追求,靜寧蘋果在市場上受到青睞,銷售量連續18年領跑全國。如今,科技種植、分級分選、數字融合等,形成了靜寧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鏈條。
一顆蘋果的產業鏈能有多長?盛夏時節,在靜寧縣現代蘋果高新技術示范園組培中心,一瓶瓶培養基里裝著一株株高度1到5厘米不等的嫩苗。幾位技術人員正坐在操作臺前,手持鑷子專注地對蘋果脫毒苗木進行莖尖剝離、扦插擴繁。靜寧縣現代蘋果高新技術示范園是靜寧縣發展蘋果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靜寧縣緊緊依托蘋果產業,借助“歸雁工程”平臺,成功匯集了161家蘋果產業鏈企業。這些企業涵蓋了規模種植、儲藏營銷、加工升級、電商物流等6大板塊。如今,靜寧縣蘋果年貯藏能力達65萬噸,加工轉化能力為15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15.74億元,一條圍繞蘋果的完整產業鏈正變得清晰可見。
特色產業強縣如何“創新圖強”?靜寧蘋果的成功,不但為當地帶來了經濟的繁榮,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2023年,靜寧縣蘋果產量達106.8萬噸,實現產值70.48億元,占農民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已然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靜寧縣委書記何鵬峰表示:“我們將進一步乘勢而上、加壓奮進、創新突破,聚焦靜寧蘋果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推行‘三品一標’,堅決堅持‘七動協同’,全力以赴打造農業精品培育示范區,為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力爭上游貢獻積極力量,充分展現靜寧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