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洪敬譜 吳長鋒 通訊員 龔成
“老區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一大早,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館長楊曉璐在講解中開始了一天的繁忙工作。
從業16年的楊曉璐見證了該館從展陳建設到游客數量的飛躍發展。2016年以來,該館每年講解近5000場次,共接待游客758萬人次。
近年來,金寨縣圍繞打造“紅色旅游目的地”的目標,不斷培育紅色旅游新業態、新場景,“紅色旅游”正成為推動金寨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讓我們一起走進安徽金寨,探尋這里是如何實現“紅色蝶變”的?
金寨紅色旅游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金寨縣,被譽為“紅軍搖籃、將軍故鄉”。革命戰爭年代,10萬兒女血灑疆場,誕生了59位開國將軍。
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助推鄉村振興。
大灣村農產品展銷中心里,來自長三角地區的游客正在選購當地的農特產品。
“我們大灣村這幾年紅色旅游很火爆,我們也搭上了順風車,經營一年多以來我們接待游客7萬多人次,帶動當地就業42人次,我們銷售當地農產品600余萬元。”金寨縣大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先富說。
一業興百業旺。截至今年5月底,全縣紅色旅游接待游客110萬人次,創綜合收入達8.9億元。
金寨縣在紅色旅游發展上有哪些創新舉措?
培育新業態,開創“紅色+”新模式。
“+旅游”,實施100多個文物保護利用項目,成功創建了湯家匯紅旅小鎮、斑竹園紅色小鎮、大灣景區三個國家3A級景區。
“+交通”,創建“中國紅嶺公路”品牌,串聯紅軍廣場、大灣景區等紅色景點。獲評“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線路”。
利用科技等元素,打造了全省首部紅色沉浸式戲劇《立夏》。
金寨縣在發展紅色旅游方面還有哪些規劃?
紅色是金寨最鮮明的底色,發展紅色旅游,金寨豪情滿懷。
金寨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蕊蕊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爭創國家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為抓手,組織實施一批紅色資源保護利用項目,培育更多的紅色旅游新業態、新場景,彰顯金寨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吸引更多的游客走進金寨、感受老區。”
在新時代的今天,安徽金寨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堅持綠色筑基、紅色鑄魂,不斷擦亮紅色文旅品牌,編織出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