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羅云鵬
2023年8月,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河套規劃》),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發展帶來新機遇。
8月8日,記者從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港科創公司)獲悉,河套深圳園區在開發建設、匯聚高端科創資源、健全科創服務和深港協同方面已漸入佳境。
開發建設加速推進 科創資源不斷匯聚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法定圖則》發布、首批重點項目河套科創中心開園、《國際協同創新區建設方案》獲批……在河套深圳園區開發建設時間軸中,一系列標志性事件漸次鋪開。
今年6月開園的首批重點項目河套科創中心,打造集專業實驗室、科研辦公、配套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高端科研綜合體,為合作區新增20萬平方米優質科研空間。
同月,高約200米的河套壹號項目實現塔樓主體結構順利封頂。項目建成后,將提供超過10萬平方米的優質商辦空間,成為集總部辦公、科創投資、科技展示、公共服務于一體的深圳中軸商務地標。
“這里將會是科學家的主場、企業家的福地,更是夢想家的樂土。”深港科創公司副總裁華海寧表示,河套科創中心的順利開園以及河套壹號的“破繭成蝶”,標志著河套合作區重大項目建設取得里程碑進展,是河套深圳園區籌集優質空間的標志節點,更是貫徹落實《河套規劃》的有力措施。
據悉,目前河套科創中心已入駐的13個重點項目囊括國家級平臺、央國企研發中心、香港高校機構、深港“獨角獸”企業等。
深圳君圣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劉利平表示:“我們將以河套科創中心為出發點,借助河套合作區‘一區兩園’、橫跨深港的區位優勢,開拓全球市場。”
截至目前,河套深圳園區高端科創資源快速形成從“零的突破”到“集聚發展”的良好局面,實質推進和落地高端科研項目超過160個。
科創服務健全完善 深港協同加快融合
《河套規劃》提出集聚全球頂尖創新資源,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務。
在河套深圳園區,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時空分辨率電子顯微鏡問世;園區入駐企業晶泰科技在港上市——成為港交所“AI+機器人”第一股;深開鴻國產操作系統KaihongOS通過公安部安全檢測認證,是開源鴻蒙在操作系統安全領域的重大突破……
科研成果聚勢發力快速轉化的背后,離不開河套深圳園區日益完善的科創生態環境。
深港科創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套深圳園區以成果轉化+跨境服務為核心運營理念,通過不斷健全運營服務體系,正打通科創服務節點,著力解決合作區入駐機構在人才、技術、資金、物資、數據、應用場景等方面的痛點難點。
數據顯示,目前,該公司已與近30家生態合作伙伴簽約,并根據入駐機構和企業需求,建立起具有河套特色的運營服務矩陣。
在線下,深港科創公司的技術經紀人和樓長團隊,可一站式為客戶提供60多項運營服務產品;在線上,該公司開發的“i河套”小程序,集成了共享空間使用、跨境巴士預約、科技文獻查詢、停車智能繳費、園區活動報名等熱門日常服務,同時鏈接金融、跨境、算力、法律、物業等園區生態服務。
今年4月,深港科創公司與香港南豐集團旗下生命科技青年會簽署《河套合作區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合作協議,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香港高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7月1日,首批7名港校博士、碩士分赴晶泰科技、希格生科、默元生物等深圳園區企業實習……走在河套合作區,能看到越來越多活力滿滿的年輕面孔,聽到越來越多“粵式普通話”。
在河套深圳園區,深港兩地園區公司頻繁互動,確立雙方首席聯絡官機制,加快推動成立合作區專家咨詢委員會;開展系列務實合作舉措,與香港園區公司共同成立科創生態、聯合招商、協同規劃、人才培育等工作專班,在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聯合招商運營等方面實現精準對接、高效協同。
深港科創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將以《河套規劃》發布一周年為新起點,當好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合作區建設,為合作區邁向“世界級科研樞紐”作出更大貢獻。
(科技日報記者 羅云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