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通訊員 肖喬
你吃過巫山脆李嗎?巫山脆李又叫巫山大李子,經考證,其種植始于唐宋年間,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巫山脆李果形好、質地優、味道香,已成為享譽全國的優質產品。
時下,正值巫山脆李成熟上市。重慶市巫山縣兩坪鄉仙橋村果農賴明星,在利用巫山未來果園小程序,發布種植的巫山脆李產銷信息,查詢經銷商采購需求,實時了解市場行情。
重慶市巫山縣被譽為中國脆李之鄉。巫山脆李以其獨特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當地助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生態寶貝”。這其中蘊藏著怎樣的科技?讓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巫山縣為何能成為中國脆李之鄉?
巫山縣位于重慶市東部,因山多地少、石漠化嚴重等原因,經濟發展比較落后。2007年,巫山縣開始把發展脆李種植同石漠化治理相結合,通過產業科技支撐、建立技術標準、數字化建設等舉措,將小水果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成為中國脆李之鄉。2024年,巫山縣脆李種植面積達30萬畝,投產面積14萬畝,預計產量14萬噸,綜合產值將突破21億元,品牌價值高達28億元,居全國李品類第一。
現在巫山脆李有了“產業大腦”,它將發揮什么功能?
近年來,巫山縣搶抓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促進脆李產業向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邁進。
近日,巫山脆李“產業大腦”系統正式上線,包括“李好管家”“李好服務”“李好住品”“李好金融”“李好決策”5個一級核心業務應用場景和經營主體電子檔案、生產技術智慧運用等26個二級應用場景?!爱a業大腦”與“未來果園”相融合,實現“脆李生長有智慧、銷售有平臺、質量可追溯、發展有大腦”的能級躍升,推動脆李種植由簡單粗放向智能精準轉變、脆李產業各要素由零碎分散向高效協同轉變、脆李管理方式由傳統單一向科學智能轉變。
兩坪鄉脆李種植戶賴明星說:“未來果園小程序對我幫助挺大的。我在小程序上發布了李子信息后,可以隨時查看收購商的需求,聯系他們。我還可以在小程序里看天氣,學習李子管護技術。”
目前,巫山脆李“產業大腦”接入果園3637個,覆蓋種植面積22.31萬畝,接入經銷商106家、供應鏈企業6家,可為脆李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全鏈條智力保障。
如何確保科技力量賦能巫山脆李發展高質高效?
巫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彭曉蓉表示,下一步,巫山將重點推進生產技術智慧運用場景建設,通過自動歸集墑情、蟲情及生產管理等相關數據,運用均衡施肥、樹體管理、病害預警、生產技術等模型進行分析運算,生成農事指導和災情預警信息,精準指導果農農事生產。將同步推進電子交易中心和銷售、供應鏈服務等應用場景建設,力爭2025年在重慶市脆李種植區廣泛推廣施用,實現脆李產業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的飛躍。
巫山脆李,“李”行天下。一顆小小的果子,插上科技的翅膀,裝上“智慧大腦”,巫山縣正在利用數字化建設發展壯大產業,努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