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何沛蓯:老朋友如約而至,新朋友紛至沓來。本屆進博會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500家展商參加,其中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全勤生”;也有許多新面孔加入進來,進博會“朋友圈”在不斷擴大!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次設立新材料專區,集中展示了電子材料、生物材料、特種材料等領域的高附加值產品。
立邦中國集團品牌公關中心公關部總監 徐瓊鷙 :我們今年是第一年參加進博會,特地選擇了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新材料專區。我們在整個展臺會有16場的活動,除了我們全球首發產品的發布以外,我們會有14場的簽約活動,我們會和建筑(領域)像中建八局、二局、五局,我們也會跟船舶(領域),也會跟汽車領域,跟非常多的下游合作伙伴在現場簽約,所以我們發現進博會真的是一個非常聚集能量、(有)聚集效應的平臺,它也擴大了我們的朋友圈,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商業(合作)的可能。
“進博效益”吸引著新朋友,更讓一批老朋友和進博“全勤生”如約而至。
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及大中華區市場部總經理 石峰:我們已經連續7年參加了進博會,我們可以利用依賴進博會,把我們的最新的產品,最新的科技成果推向不僅是中國的客戶,全世界的客戶。同時進博會還是一個非常好的溝通平臺,你可以看見最新的科技發展趨勢,最新的創新技術,包括行業的一些發展。同時它又是一個很好的跟新老朋友會面的平臺,在這個平臺里你跟新老朋友的溝通、交流,你可能會發現一些創新的熱點或者是合作的焦點。
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仲秋:進博會是我們展示品牌技術實力和創新解決方案的重要平臺,這次我們帶來了很多首次亮相進博會的,包括地熱發電設備、VPP虛擬電廠、氣象雷達數據分析、數據儲存等創新解決方案,一共六大領域十七項技術,這也是我們(在進博會)歷史新高。通過進博會,我們也獲取了很多的各樣的商機和機遇,結識了很多的合作伙伴,對我們在中國的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明年還會來嗎?)明年一定的、必須的。
在開放中彼此成就,在合作中共創未來。在進博會這個舞臺上,我們看到一個個展臺、一次次研討、一場場簽約,匯聚成跨越國界的經濟合作大潮,為促進世界繁榮發展注入新的能量。
(科技日報 何沛蓯 李忠明 趙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