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通訊員 周偉翔
康舒陶瓷的科技項目“高性能耐熱瓷的綠色節能制造技術”入選江西省2024年重大“揭榜掛帥”項目;獲批贛鄱俊才項目4個,數量穩居黎川第一……在江西黎川,曾經傳統的陶瓷制造,在科技與人才的雙重加持下,煥發出全新的活力。近日,記者發現黎川正以獨特的發展路徑,打造陶瓷產業的全新版圖。
科技賦能,驅動產業蝶變
2月下旬,走進黎川陶瓷企業,智能化生產場景隨處可見。黎川大力推進陶瓷產業數字化改造,全縣144條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讓綜合能耗降低約兩成,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5%。康舒陶瓷智能生產線擴建項目成效顯著,原本30人完成的工序如今僅需5人,生產周期縮短40%。
技術攻堅是創新的關鍵。黎川試行“國資+龍頭企業”技術攻關“揭榜掛帥”模式。2024年,康舒陶瓷申報項目入選省級重大揭榜掛帥項目。
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嘉順陶瓷采用新型環保釉料,降低重金屬排放,產品環保檢測合格率從80%提升至98%,贏得眾多環保訂單。
“為推動陶瓷產業創新升級,黎川出臺一系列精準扶持政策。”黎川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關于加快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等文件,從設備購置補貼到數字化轉型獎勵,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支持。“為確保政策落地,黎川建立跟蹤評估機制和政策兌現綠色通道。”該負責人說,康舒陶瓷申請技術改造補貼時,一周內完成審批,快速推進生產線智能化改造。
校地攜手,激發創新活力
“人才是創新的核心動力,近三年實施57項科技項目,投入9000余萬元,吸引200余名科研人員。”黎川縣科技局局長賴雅婷說,“科技副總”包啟富博士入駐嘉順瓷業,成功降低無鋰耐熱瓷煲吸水率,提升產品競爭力。
平臺育才為人才提供廣闊空間。黎川與高校共建30個創新平臺,集聚80余名科技人才。
東華理工大學黎川產業技術研究院柔性引進30余名博士,與30多家企業合作。其與嘉順陶瓷合作開發的石英質富硒陶瓷煲,預計可使企業利潤率提高40%左右。
黎川與贛東學院建立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引進科技顧問,促進創新要素流動。景德鎮陶瓷大學與幫企陶瓷合作開展“新型無鋰耐熱陶瓷材料技術研究”,解決關鍵材料進口依賴問題,量產后預計每年為黎川節約原材料成本6億元以上。
“未來,黎川將繼續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技與人才的助力下,不斷提升‘中國陶瓷煲都’的品牌影響力,向著產業興旺、創新活躍的現代化新黎川加速邁進。”賴雅婷說。
(圖由黎川縣科技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