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禹涵
3月25日,記者從國電電力陜西新能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光伏組串監測與故障預警系統》(以下簡稱系統)正式獲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該公司基建項目部工作人員康小林表示,系統憑借多維度感知網絡、自適應調優算法和數字孿生推演技術這三大核心能力,有效破解光伏電站普遍面臨的環境波動大、組串差異化管理難等痛點。
據了解,該系統以“分鐘級感知、組串級調控”為核心,助力解決光伏電站精細化運維難題。系統實時采集每串組件的電壓、電流、溫度及光照、溫濕度、風速、輻照等10余項數據,構建起“組件-環境-氣候”全變量數字模型,并能夠智能分析組串運行狀態與環境關聯性。
“基于歷史數據和氣象預測,系統可以對電站未來72小時發電效率進行預判,指導人工運維最優排期,實現發電效率最大化。”康小林表示,該項軟件著作權的取得,為后續軟件的正式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