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日前,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該文件首次提出,在全國層面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3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對《指導意見》進行了解讀。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中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各類主體在向企業提供服務過程中的收費,是企業普遍關心、涉及企業切身利益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牛育斌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相關部門針對涉企違規收費問題開展過多次整治,取得了積極成效,涉企收費項目逐步減少,收費行為更加規范。但涉企收費涉及主體多、領域廣,部分收費主體通過形形色色的方式“鉆空子”“打擦邊球”,違規收費問題仍時有發生,呈現復雜性、反復性、隱蔽性的特點。
為優化營商環境,健全涉企收費監管制度,《指導意見》提出七方面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完善涉企收費政策評估審核工作機制、加強涉企收費政策常態化宣傳解讀、健全涉企收費跟蹤監測制度、健全涉企收費問題線索收集和處理機制、加強相關領域收費規范、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等。
其中,圍繞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指導意見》明確,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部門涉企保證金、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按職責分工制定收費目錄清單并向社會公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及時更新發布收費目錄清單,清單之外一律不得收費。
為落實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牛育斌表示,下一步將著力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嚴格對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文件,全面梳理和清理本地區、本領域涉企收費項目,確保每一個收費項目都有依據;二是制定統一清單格式,實現目錄清單的規范性和一致性;三是明確公開時限和動態更新要求;四是加強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