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夏天一
“我們對這一領域的前景充滿信心。我相信,人工智能與分子發現和藥物開發領域技術的不斷融合,將在加速創新藥物惠及更多患者方面發揮關鍵作用。”3月29日,在北京舉行的阿斯利康中國研發日的媒體群訪活動上,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全球腫瘤研發負責人高書璨表示。據悉,此次阿斯利康中國研發日是該活動首次落地北京。
據介紹,近年來,阿斯利康在藥物發現與開發的各個階段積極引入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等變革性技術。前不久,阿斯利康宣布25億美元投資計劃,在北京建立第6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并拓展生物科技創新合作和本地化生產。阿斯利康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北京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將依托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實驗室展開研究,推動藥物早期研究和臨床開發。
“人工智能在多個研發環節已有實際應用,例如生物藥和小分子藥物的設計與篩選、轉化醫學研究中的新型生物標志物識別、臨床試驗方案優化等。”高書璨介紹,企業也在利用AI處理海量數據,以建立面向腫瘤學的基礎性模型,這將幫助我們更精準地識別患者群體、選擇合適的藥物組合,并提升三期臨床試驗的成功率。“數字健康工具正越來越多地被引入到我們的臨床試驗中,幫助我們更早發現和上報不良反應,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同時也簡化了試驗管理中的一些仍需依賴人工的流程。”她說。
廣東省人民醫院首席專家、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主席吳一龍也指出,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藥物開發、藥物臨床研究的速度大為提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研發技術可能會面臨不夠切合臨床實際的情況。這就需要臨床醫生來進行解答。”他說。
如今,阿斯利康正不斷加強與中國科學創新生態在疾病機制研究、轉化醫學研究、數據科學等方面的深入合作。高書璨表示:“我們對這一領域的前景充滿信心。我相信,隨著人工智能與分子發現和藥物開發領域技術的不斷融合,未來將在加速創新藥物惠及更多患者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