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王姍姍
3月30日,來自湖南、重慶、江蘇等地高校的“爺爺的水稻田”水稻守護志愿團的青年志愿者們,齊聚湖南省長沙市唐人萬壽園,緬懷“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自2023年起,每年清明節前的周日,來自全國各地的“爺爺的水稻田”水稻守護志愿者代表們都會在長沙舉辦紀念袁隆平院士的活動?;顒影鼡Q“爺爺的水稻田”標識牌、宣讀水稻守護志愿團的誓詞、播撒“爺爺的水稻田”種子等7項內容。
現場,湖南省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秘書長辛業蕓和“爺爺的水稻田”公益項目發起人、中國作物學會特用作物專業委員會會長曾松亭,雙手捧起新的“爺爺的水稻田”銅牌標志,在袁隆平院士墓前揭幕。
曾松亭告訴記者,該標志將袁隆平院士的頭像、稻穗、大地與地球元素融為一體,彰顯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科學理念,也表達了年輕一代對守護農耕文明的堅定承諾。
“我志愿加入‘爺爺的水稻田’水稻守護志愿團,從守護水稻一生的參與者,成為一生守護水稻的志愿者……”現場,水稻守護志愿者莊嚴地宣讀誓言。堅定的聲音在陵園的蒼松翠柏間久久回蕩,來自湖南農業大學的志愿者李丹陽眼中閃爍著淚光:“看到袁老曾經授課的照片,我仿佛親臨現場,袁老的囑托必須代代相傳?!?/p>
“我們已在全國建立了9個‘爺爺的水稻田’基地,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青少年參與農耕實踐?!痹赏そ榻B道,“爺爺的水稻田”是由袁隆平院士生前親筆題名,旨在面向青少年開展水稻科普體驗活動。未來,“爺爺的水稻田”項目將邀請來自全球195個國家的在華留學生參與,并計劃建立20家“爺爺的水稻田”雜交水稻全球夢基地,引導更多青少年為實現“禾下乘涼”與“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之夢”貢獻力量。
(視頻、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