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4月8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有效連接點,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重要著力點。
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從2022年起連續三年突破千萬,已成為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絕對主體。促進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適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人才支撐,迫切需要突出問題導向,著力破解供需適配、服務升級、機制優化等方面問題。
《意見》強調優化培養供給體系、升級傳統就業服務體系、鞏固支持保障體系,即要全鏈條優化培養供給、就業指導、求職招聘、幫扶援助、監測評價等服務,開發更多有利于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完善供需對接機制。上述負責人表示,《意見》出臺后,將進一步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體制機制,解決好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將優化培養供給體系置于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首位。當前高等教育供給與社會需求適配不夠的問題亟待解決。預計今后十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還會持續增長。破解社會需求真實性、教育供給有效性、供需適配精準性的問題,成為當前教育系統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意見》著眼推動社會需求側建立關于人才發展趨勢及缺口狀況的研究發布機制,教育系統構建以促進供需適配為導向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這是構建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重要前提。
具體來說,《意見》聚焦人才需求側,提出科學研判人才發展趨勢及供需狀況。關于供需狀況,提出推進人才需求數據共享歸集,建設人才需求數據庫。關于人才發展趨勢,提出開展人才供需關系前瞻性分析,定期發布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意見》也聚焦教育供給側,提出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圍繞推動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更加契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出優化高校層次類型和區域布局,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優化高校資源配置。
《意見》還指出,要強化就業端反饋,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對于招生計劃調整,提出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對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出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根據職業標準對接轉換更新人才培養方案。
當前,求職招聘工作合力依然不足,還不能完全滿足高校畢業生對高品質服務的需要。《意見》也為健全求職招聘體系“出招”:注重發揮校園招聘活動對于促進人崗對接的重要作用,突出精準便捷導向,推出系列新舉措;推進重點領域人才服務,針對國家重大戰略等需求,提出提供多元化精準化就業服務;優化規范招聘安排和秩序,提出統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招聘(錄)時間安排,同時高校統籌安排教育教學與就業工作進程,為畢業生在校期間求職預留時間;鼓勵發揮多元主體作用,圍繞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
該負責人強調,高校畢業生就業聯系教育內外,關系千家萬戶,實施好《意見》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