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開發了一種經濟實惠的制造現代頜面手術植入物的新方法,可縮短患者骨缺損手術康復時間。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材料快報》雜志上。
修復骨組織缺損需要個性化的方法,植入物必須考慮到每位患者的解剖特征。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研發的新植入物,是用氟塑料聚合物通過3D打印技術生產的。這種生物惰性材料可確保身體不會對植入物產生過敏和其他負面反應。
研究人員將骨礦物質成分羥基磷灰石顆粒應用到氟塑料表面,以促進骨組織細胞附著和增殖。在創傷學、骨科和外科手術中,合成羥基磷灰石用作填充劑來替代部分丟失組織,并用作植入物涂層以促進新骨生長。在牙科領域,它用于牙膏中以再礦化和強化牙釉質。
新方法改善了人體干細胞與羥基磷灰石植入物表面的附著。未來,這種方法可用于制造修復骨組織缺損的植入物,例如,應用在頜面手術中。植入物將在體內更好地扎根,并將縮短術后患者的康復時間。
(本欄目稿件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編輯整理:本報駐俄羅斯記者董映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