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多姿,亚洲DVD无码在线,东方AV色伊人在线,欧美一级二级性生活

德發明新量子傳感器顯微鏡

2025-02-27 02:02:00 來源: 點擊數:

科技日報駐德國記者 李山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領導的科研團隊發明一種新的顯微鏡——核自旋顯微鏡。它可通過量子傳感器將核磁共振產生的磁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并顯示為高分辨率圖像。該技術為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微觀世界開辟新的可能性。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上。

磁共振成像(MRI)技術可利用磁場創建人體器官和組織的詳細圖像。MRI設備會產生非常強的磁場,與體內氫核的微小磁場相互作用。由于氫原子在不同類型的組織中以特定的方式分布,因此可區分器官、關節、肌肉和血管。但如果想了解單細胞內微觀結構中發生的情況,人們就需要新的方法。

此次團隊把MRI技術擴展到更加微觀的領域。新方法的核心部件是一種由人造金剛石制成的量子傳感器。金剛石中的氮空位中心可測量納米級磁場。這種在原子水平上專門制備的金剛石可用作MRI磁場的高靈敏度量子傳感器。

量子傳感器可將磁共振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當受到激光照射時,它會產生包含MRI信息的熒光信號。該信號由高速攝像機記錄,可獲得分辨率達到0.1微米的微觀圖像。

新顯微鏡未來甚至可看到單個細胞結構,潛在的應用前景廣闊。例如在癌癥研究中可獲得對腫瘤生長和擴散的新見解;在藥物研究中,可在分子水平上有效測試和優化活性成分;在材料科學領域,可用于分析薄膜材料或催化劑的化學成分。

責任編輯:左常睿

抱歉,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或開啟了瀏覽器兼容模式,這會影響您正常瀏覽本網頁

您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1.將瀏覽器切換回極速模式

2.點擊下面圖標升級或更換您的瀏覽器

3.暫不升級,繼續瀏覽

繼續瀏覽